藝文快訊
交響樂的巨人─馬勒155歲冥誕 |
2015/07/01 |
古斯塔夫·馬勒(德語:Gustav Mahler,德語發音:[ˈɡʊstaf ˈmaːlɐ],1860年7月7日-1911年5月18日),奧地利作曲家、指揮家。作為作曲家,他是19世紀德奧傳統和20世紀早期的現代主義音樂之間承前啟後的橋梁。馬勒之後,十二音和無調性音樂等先鋒理念崛起,傳統調性音樂的輝煌時代走向終結。他的指揮成就在生前就已得到廣泛認可,但他所創作的音樂一度被忽視,在納粹德國時期甚至因其猶太身份而被禁止,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因指揮家伯恩斯坦等人的推廣而得到復興,其音樂價值方為人所周知。到如今,馬勒的音樂是演出和錄音最頻繁的作品。
馬勒是猶太人,出生於波希米亞喀里斯特(今捷克境內),出身並不顯貴,但在很早就顯露出了音樂才華。1878年,從維也納音樂學院畢業後,他在歐洲眾歌劇院中擔當過指揮;並於1897年擔任維也納宮廷歌劇院(現在稱維也納國家歌劇院)總監。在維也納的十年裡,馬勒從信仰猶太教轉變為信仰天主教,但由於其猶太血統,還是頗受反猶輿論的攻擊和排擠。然而他的演出不僅水平優異,而且具有創新性,使他至今在歷史上最偉大的歌劇指揮家中占有一席之地;尤其是他對華格納和莫扎特舞台作品的演繹最為突出。晚年他也短暫地擔任過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和紐約愛樂樂團的總監。
馬勒的創作範圍較窄,作品數量不多。終其一生,作曲總是指揮之外的副業。其作品絕大多數都是交響曲和歌曲。他的十部交響曲篇幅很長,最短者也接近一個小時;規模龐大,增加了樂隊編制,並在第二、三、四、八幾部中加入了人聲;其宏篇巨製《第八交響曲》除超大編制管弦樂團外,更動用了八位獨唱家和兩個混聲四部合唱團,首演時樂手數達一千人以上,因而得到「千人交響曲」之別稱。馬勒作品的首演通常伴隨著爭議,很久之後才得到批評家的認可;只有《第八交響曲》在首演時就大獲成功。馬勒的音樂直接影響了許多第二維也納樂派作曲家,尤其是荀白克、貝爾格和韋伯恩。此外,蕭士塔高維契和布瑞頓也為馬勒所影響。1955年,國際古斯塔夫·馬勒學院成立,以紀念其生平與作品。
馬勒去世後,其作品演出較少,評價也平平。只是在荷蘭,其作品受到了推廣,並被帶到了美國,由紐約愛樂樂團演奏;但在大洋彼岸,得到的多是負面評價,唯有當時的年輕作曲家科普蘭稱馬勒的作品非常超前,比理察·史特勞斯有創造力得多。在英國,讚揚的聲音也相當少;其歌曲為人認可,但交響曲被評價為「有時有趣,但放到一起就顯得臃腫」,以及「缺乏火花」。蕭伯納稱當時的聽眾覺得馬勒和布魯克納都是「昂貴的二流貨」。
在德國和奧地利,馬勒的作品也有演出,多是由與馬勒有交情的布魯諾·華爾特和奧圖·克倫培勒指揮。1934至1938年間,馬勒作品在奧地利有一陣復興,因為當時想將馬勒提升到華格納在德國般的國家標誌地位。納粹德國時期,馬勒作品被禁,只有一些猶太人樂團的演出。
據美國作曲家大衛·希夫的看法,倫納德·伯恩斯坦在1960年代一手將馬勒從故紙堆中拯救了出來。不過之前五十年裡,馬勒受到的忽視只是相對的;和當年巴赫死後的窘況更無法相提並論。不過在伯恩斯坦之前,巴比羅利、米特羅波羅斯等指揮家已經重視起馬勒起來。而之後因伯恩斯坦和阿巴多等人大力宣揚,甚至在各種場合,大量使用馬勒的音樂,馬勒的音樂開始重新受到重視。
自1960年起,馬勒成為了最常被錄音的作曲家之一,多位指揮家錄製其交響曲全集。其作品也成為音樂會上常見的曲目,在歐洲甚至產生了過熱的現象。哈羅德·荀白克評論道「難以想像還有哪位作曲家引起了這樣的忠誠」。對這種趨勢,庫克解釋道,是由於反浪漫主義思潮的衰落,社會漸趨自由,品味多元化,以致原本抵制馬勒的西、法、義等國,也對馬勒產生了熱情[139]。羅伯特·卡爾(Robert Carr)的理論則認為CD的發明,使得馬勒那些長而艱深的音樂,在家中也可以重複播放,反覆聆聽。而現今,受到最多古典愛好者敬仰崇拜的作曲家,不是巴哈、貝多芬、莫札特等耳熟能詳的人物,而是馬勒。
資料整理來源:維基百科
7/7是馬勒誕生155周年,讓我們沉靜在馬勒的音樂,慶祝這位偉大而不朽的大師冥誕吧!!! 另外,我司亦有販售馬勒相關商品,歡迎古典音樂迷前來參觀選購。
|